作者:未來愛情‧左耳洞 |
別以為話語中有個「請」字就是禮貌語氣,其實不然。最近打電話給約小浪一起出來,小浪總是拒絕。這不像小浪,以前小浪不是這樣的,每次約他,他總是爽快地回答說:OK!沒問題!
一定有事,小浪肯定有事。
幾個兄弟準備質詢他,深夜大伙兒在外頭,撥了通電話給小浪,擴音鈕開啟,大家決定今晚無論如何也要找小浪出來。電話響了幾聲,小浪接起,大伙兒一聽到小浪聲音就開始起鬨,說今晚怎麼又沒出現,問要不要等等一起去續攤。
「不行!現在都不行出去!除非帶女友一起出門,不然全都免談。」
大伙兒對著話筒,七嘴八舌地問為什麼,怎麼晚上大家出來聚聚也不行,女朋友是不是管太嚴了。
「我女友前一陣子跟我說,請禁止任何社交活動,除非帶著她一起出門,不然一切社交活動都視同劈腿。」
社交活動,視同劈腿?這麼嚴重!
這思維不是蠻橫無理,也並不是沒有道理,雖然說專制集權了點。但愛情本該有所犧牲,小浪犧牲點自由,小浪的女友就多了很多安全感。
譬如說要和小學同學聚會,但天曉得是不是真的小學同學,還是社群網站愛情國小裡的小學同學,所以說社交活動一律全部禁止,省得一方疑東疑西的。
信任問題的背後。
小浪的女友其實是很講道理的,這事情的背後有個小故事。也就是在上一個月,女孩子總信任小浪的說法,只要去哪以及和誰出去交待清楚,完全放行。小浪也知道這規則,所以時間、地點、人物一概清楚交代,不過交代歸交代,有時候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有那麼一次,女孩子想把和小浪拍的一些相片上傳到網路相簿,怎知女孩子一開相簿首頁,好死不死那天首頁被選為推薦的照片中,有一對男女很顯眼,男的長像小浪,女的則不認識。女孩子原本以為只是長的像而已,點進那相簿放大一看,百分之百確定那是小浪。
那相簿的擁有者,是小浪認識的一個網友,小浪瞞著女友和女網友出去,也拍了一些照,但就沒想到茫茫網海竟被自己女友看到。
之後好日子就沒了,一來苦了自己,二來苦了我們這群兄弟。女孩子發現這相簿後,直接對小浪下了最後通牒,說從今以後不可以再有任何社交活動,要嘛帶她一起出去,否則就直接視為劈腿。
女孩子還信得過小浪,寧願相信這是意外中意外。小浪也願意讓女友放心,所以只好也說這是意外中的意外。
在女孩子這麼嚴厲的愛情政策之下,他們倆還是甜蜜蜜的。小浪願意用這樣的方式讓愛情安心,只可惜小浪並不代表所有男人。
有社交的可能,就有性交的疑慮,這是不錯的觀點推理。
要避免誘惑,就是儘量隔離掉所有誘惑的環境。也許不盡然,但總是安心許多,看得到的,總是最令人信任的。
「請禁止任何社交活動,不然一切社交活動都視同劈腿。」別以為話語中有個「請」字就是禮貌語氣,這也可能是警告語氣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嗯.................真的是各很爛的問題。我甚至已經忘記了當下自己是怎麼回答的。
只是,看到這篇文,莫名想起這個很爛的問句。
前些日子,跟Baby討論過福爾摩斯的信任問題。
儘管聽過很多所謂「疑神疑鬼」、「無中生有」的說法,但是,我們所能想起來身邊的真實例子,都是起了疑心開始當福爾摩斯,然後就真的找到偷吃劈腿的真憑實據。而因為我跟Baby交遊不夠廣闊,這些被抓到不專情的例子都是男方。
上一回,我在交往的男人手機裡見到另一個女人傳的簡訊,那天是我第一次幹這種偷雞摸狗的勾當。
儘管好奇心是人皆有之,我當然知道偷看手機這種行為是理虧的、不正當的。不單是尊重、隱私權侵犯的問題,那代表了不全然信任。
偷看手機的那天,是我對他的信任瓦解的開始。
在那之前,太自信,太天真,也太相信人。本來,要決定跟一個人交往,就該相信對方,不是嗎?
那天稍早,當我對著友人murmur對方的稀奇古怪讓我不解的行徑,人說「這個人不是省油的燈。」第一次,我開始思考「他還有別的對象」這件事。
突然間像是被點醒了!「是啊!這樣他讓人搞不懂的地方就說的通了!」當下瞭然。身體冷地發抖。
於是,當我第一次背著對方偷看手機,見到那封「我好想你..」,並不意外,平靜的可怕。那天是四月一號,愚人節。
接下來的掙扎糾結反覆,是一場夢魘。
我並不想當黏人精,所以「一切社交活動都視同劈腿」的話是說不出口的。
真要劈腿,工作上的同事,商店的店員,路上擦肩而過的人..............防不勝防。
根本來說,還是「信任」的問題。
如果要靠全面監控才能信任,這份信任好易碎。
只是,愛到瘋了的時候,如果能得到一份易碎的信任,再要自尊還是捨不得放手。
而,人的行為是有憑據、看得到的。心怎麼想、想些什麼,那是監控不了也管不住的。
所以,當不用監控一個人的行為也能全然信任,那就當作可以相信他的心吧。
而,那個人連行為都無法專一的時候,不是試著學習不專一的行為,就是得把已經受傷的心盡力地收回來。